滲碳碳化鉻復合耐磨鋼板低倍夾雜缺陷的分析研究
作者: 發布于:2017/11/23 16:37:07 點擊量:
滲碳碳化鉻復合耐磨鋼板中含有的18CrNiMo7-6鋼是一種表面硬化鋼,具有高強度、高韌性和高淬透性等優點,廣泛應用于礦山、運輸、機車牽引、起重和內電等工業領域。某廠生產的18CrNiMo7-6鋼大批量地出現低倍夾雜物,嚴重影響產品質量以及市場信譽。針對產品有缺陷的部位,采取低倍、高倍和掃描電鏡等方式進行分析研究。
碳化鉻復合耐磨鋼板工藝路線:電爐冶煉→LF精煉→VD真空→澆注→緩冷坑緩冷→鋼錠加熱→鍛造→鍛后退火→無損檢測→檢驗、檢查→交貨。
具體生產工藝操作如下:裝料時生鐵或鐵水的量大于鋼鐵總量的30%;初煉時P≤0.010%,T>1580℃時出鋼;精煉過程中盡快造好白色泡沫渣,且白渣保持時間大于20min。當[S]≤0.010%,溫度≥1650℃時抽真空;VD階段,逐級開啟真空泵,真空度達到67Pa,保持15min以上,放散;澆注過程中嚴格控制注溫注速,嚴禁在澆注1/3之后調整流速。
從低倍試片上觀察夾雜物的分布,發現顆粒大而多、排列無規律,而且發生夾雜的部位也不固定,有的出現在鋼錠頭部,有的在尾部,有的在中間。
為了降低夾雜物缺陷,科研人員對碳化鉻復合耐磨鋼板的生產工藝進行了改進,采用兩種工藝進行生產:一種是在初煉出鋼過程不加鋁錠,到精煉工位喂鋁線;另一種是在初煉出鋼過程加鋁錠脫氧,到精煉工位后,視鋼中鋁含量情況,少量補喂鋁線。工藝研究結果表明:
(1)板夾雜物缺陷的主要成分是Al2O3。
(2)脫氧時機與是否發生夾雜缺陷關系不大。
(3)在噸鋼用鋁量一定的前提下,提高沉淀脫氧用鋁量,降低擴散脫氧用鋁量,有利于消除Al2O3夾雜缺陷。
(4)經驗表明,無論采用何種工藝生產,板用鋁脫氧盡可能在精煉前期完成。本文鏈接:http://www.thingswelearned.com/content/?222.html